找到相关内容312篇,用时5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罗汉与小乘佛教

    。   罗汉只是自身解脱的最高果位,是一种“”,是自我管理,显然,这对于佛法的弘扬是不利的,这种情况下,产生大乘,大乘跳出自我解放的小圈子,主张解放全人类,主张苦海慈航,普渡众生,成就佛果。...佛、菩萨、罗汉代表佛教修证的三个果位,对修证果位的目的和宗旨,大乘和小乘的看法却不一样。大乘是以通过修菩萨行来完成对佛的修证,实现佛教徒追求的最高目标。而小乘则以修行“阿罗汉果”为最高果位,从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5652742.html
  • 满月清凉

    智慧盖住。他们仅有点小智慧,然而得少为足。所以大乘经典常批评小乘的人是。  小乘的人断烦恼。他们觉得在世间非常痛苦,视世间环境如毒蛇猛兽那么可怕,如洪水火宅那么恐怖,因此从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风港,从此出离生死,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众生。  大乘菩萨则是着重“心”的解脱。面对苦难的众生和本身的烦恼现象,知道有烦恼,其实不存在,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,所以经常受环境诱惑而造恶业,故起种种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4553731.html
  • 大乘小乘的分别

    二乘皆是小乘。小乘的主义,是一种自觉主义,勘破三界火宅的烦恼惑业,只求自己觉悟,脱离生死;灰身泯智,永不再来;并无济度众生的意思,所以称为。虽则不生不死,却是有余涅盘,为尚有界外的尘沙、无明,...小乘,却因断尽三界内粗烦恼,超出生死流,与我们三界凡夫比较起来,已到了圣人地位,断不可因佛说他是小乘,看轻他,起一种我慢的心。须知法华经义,三乘即是一乘,罗汉只要能回心向大,即是菩萨因,即是佛因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3555094.html
  • 菩提心

    是如牧羊者,永远都在羊群之后,为保护众生,直至众生皆成佛,尔后自己再成佛。譬如文殊菩萨,虽早已成为七佛之师,至今仍不愿成佛……  修行者分上中下三品。下品只求来生福报,中品是,而上品的修行者能发...菩提心   洛本仁波切  古印度时代,有位长者出远门寻宝,历尽险难后,发现一座城堡。守卫说,“只要入城门,就可以得到无尽宝藏,但你必须舍离眷属。”长者于心不忍,便毅然弃城返家。不料回去后,却发现...

    洛本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5067282.html
  • 禅修——人生的一道光明

    禅,实在是一剂最好的药方。 ﹝一﹞禅修心态 禅师修行不光为自己,一定要像菩萨那样大慈、大悲、大热忱来对待?生,不可做自私的,所以在修持上,我们要: 1. 自我观照,反求诸己。 2. 自我更新,...有助于我们获得再出发的力量。 禅,不是什么神奇玄妙的现象;禅,也不是佛教专有的;可以说人间充满禅机,大自然无一不是禅的妙用。禅像太阳的热能一样,只要有心,到处都有自己的热能。佛陀在灵山会上,把禅法传给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4576662.html
  • 从矛盾的语言里看禅的世界

    涉过水中央时,还转头叫黄檗禅师:  “喂!跟上来,跟上来。”  黄檗禅师见他果真自己行渡过溪,大喝一声说道:  “早知道你是个,便先斩断你的双腿,不让你过河。”  高僧哈哈大笑地说:  “伟大,...利而不利人的,因此才喝斥他,给他一番提拨。而这位高僧是一个在天台山证悟得道的大阿罗汉,是故意来试验黄檗禅师的道行,一听到黄檗禅师早有自觉觉人、度度人的器度,因此才称赞他为济世利群的大乘菩萨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0460641.html
  • 论太虚大师禅悟之路

    何能有此覆地翻天之手?笔者今读《我的宗教体验》一文,感慨良深,恍惚悟到了太虚绝世人格的精神源头。  《我的宗教体验》一文是太虚自述他一生经历的三次神秘的禅定体验,以及他最终没有隐遁山林作、而走...自己本身的良知斥为,但这又势必影响到自己修行的境界和果位的获得。智顗因要领众修行,仅得五品往生;神会度生无数,晚年尚需行脚。今太虚大师亦复如是。据他谈到自己第一次禅定之后的情形说:“我现在想起来,...

    刘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1868149.html
  • 佛陀论佛,阿罗汉,比丘,法师,众生

    他们只是悟得阿罗汉果的“”,不如大乘佛教的菩萨能上证佛果,下化众生。这种批评是不切实际的。在佛陀传教的初期,他的学生需要通过修行,学懂佛教基本原理,也就是四圣谛,八正道等等。先悟道,证阿罗汉果,才有可能向上趋近佛果,向下入菩萨行,教化众生。批评所谓“小乘”“修法是培养”“”是不顾佛教历史的实际,是直接贬斥释迦牟尼的教学法和修行次第。未证阿罗汉者有何资格自命为菩萨?   (参阅《...

    洪汝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2582646.html
  • 孔子的出世与释迦的入世

    之后,印度婆罗门教中兴,佛教渐至陵夷衰微,而中国罗什西来,大乘靡然成风,故谈佛则不得不语大乘。若一生持戒只知回向自己,即使修到极至,玄虚寂灭,枯木死灰,不过一,早为五代时禅林豪杰所笑。大乘菩萨...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矣。”做官与行世,孔子显然都有一套。这样的人在这样一个国君可以举一国之力任其施展的时代,一展抱负正如探囊取物吧。   但孔子却高悬标格,不肯稍稍假借。现实与自己的政治理想略有...

    佚名

    |孔子|出世|入世|菩萨道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23292110354.html
  • 方便五乘佛法

    分段生死。须知声闻之人,但期出苦,为,无化他志, 故为小乘。   2、缘觉乘者,譬如校制之中学;此人根性稍利,禀佛‘十二因缘’教法,修道觉悟,断见思惑,更侵习气,而证辟支佛果,故曰缘觉乘。辟支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0040476.html